在苗族鼓舞盛行的湘西,洪富强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糅合传统苗鼓和苗家武术创编的“八合鼓”,把苗族鼓舞带入了崭新的时代。如今,他教传的徒弟遍布湘西,达5000余人。
年逾七旬的洪富强身体精瘦,满头银丝,但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苗鼓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闲下来,不打打鼓,我的手脚和心里就直痒痒。”
洪富强1936年出生在苗族聚居的保靖县葫芦镇米塔村一个苗鼓世家。他的祖父和祖母曾是当地最好的鼓手,父亲洪发堂也习得一身鼓艺。当地苗族文化底蕴深厚,苗族风俗、苗家武术、苗族鼓舞与洪富强自幼相伴,他在耳濡目染中爱上了苗鼓,并在长辈指导下学会了打鼓。
上世纪50年代洪富强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保靖县文化馆上班,文革期间被调回到农村小学教书,课余时间他把心思都放在了打鼓上。退休后,他在潜心研习传统苗鼓技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苗族武术“八合拳”招式纳入苗鼓中,创编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八合鼓”,并率先将一人击边一人击鼓的表演方式改成10人同时击鼓,从此开启苗族鼓舞的新纪元,“八合鼓”迅速从苗乡一隅传播开来。
“八合鼓”不仅体现了苗族民间舞蹈的轻松、活泼、优美,还展示了苗族武术“八合拳”的舒展、刚劲、有力。“八合鼓”开苗族武术鼓之先河,洪富强因此被人们尊为苗族武术鼓的鼻祖。由于“八合鼓”的影响,各地鼓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由几支增加到30多支。怀化中方县、吉首、花垣、古丈、凤凰等地对他创编的新鼓很感兴趣,都举办苗鼓学习班,争先恐后请洪富强传授技艺。2008年,他的29名徒弟还被请到贵州省凯里市传授苗族鼓舞。到现在,他教传的鼓队不下百支,徒弟约5000余人。
在南方长城中韩围棋对抗赛上,“八合鼓”点燃了对抗赛烽火,掀起了湘西苗族武术鼓的风潮,给湘西异彩纷呈的鼓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2004年在第二届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上,“八合鼓”获三等奖。今年2月湘鄂渝黔边区民族民间艺术大赛暨第七届吉首市民族民间艺术大赛上,由24人表演的“八合鼓”获得二等奖。“八合鼓”还在长沙、北京、深圳、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的表演中,让成千上万的观众为之倾倒。
有了“八合鼓”的成功经验,洪富强又相继创编了铁棚鼓、捡桐鼓、群猴鼓、团结鼓、如意鼓、吉祥鼓、和谐鼓等多种苗鼓新打法。他表示,为了苗鼓的传承和创新,他将追赶夕阳一路创作下去。
编辑:无锡威风锣鼓队 网址:www.qxlsd.com